您的位置 首页 传统文化

刘恒国学:如何从易理角度理解《论语》(二)

“智者乐山,仁者乐水”

我们在解读论语的时候,有一句话叫做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。

也可以读作yuè。因为这乐,它通义于“悦”。

孔子是易理大家,这里面说的乐字实际就是兑为乐,也就是兑卦。

而这里边的说智和仁,分别是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。

其中智是了道者,仁是行道者,礼是布道者,而信是转道者,义是成道者

这是我们说的五道。

山和水,不是简单的字表意,是指古代的词句。山和水是指的八卦里的,艮为山坎为水。

在古人的定义当中,我们的世界分为有形和无形。智慧是无形的,而我们的肉身,和我所依恃的物质世界是有形的。

这个“智”通义于知道的“知”,也就知道有知识有学问的人。这个悦它是兑卦,是取法规范规则的意思。

这个水是坎水,它代表智慧。一个智和知的一个辩证关系。

用我们的先天智慧学习后天知识,用后天的知识和道理去启迪我们的先天智慧。这是智者乐水。

仁者是行道者,行道者是去己,而布道者是去私。无己者为仁。

仁者乐山,这山是艮为山,艮卦艮为止。

这个止是约束规范的意思,也就是我们在行道的时候要知止。

这个知止就是持戒,要有个人操守,做事不能逾越规矩,知止则止的意思。


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有一句话叫人不知而不愠,网络上的解读是:对于不知道我的人,或者没有知识的人,我们不生起恼怒的心。这种解释其实是不正确的。

人家无知有什么可生气的呢?所以这么解读只是望文生义的解释

孔子是易经大家,他所讲的话都是从易理的角度去说的。

刘恒为其注解:首先,人不知。孔子这句话分上智和下愚,这个人不知指的是下愚之人

也就这个人的学识不足,就是平时我们说的三季人。

那么对于智慧和学识不足的人,这里孔子说是不愠,这个愠指的是轻贱和轻视的意思。

就是对于这样的人,我们不能轻贱和轻慢,这时我们要怀着谦卑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这样的人。

这里边说了个不亦君子乎,具有五德的人才能称作君子。

五德在外,论的是仁义礼智信。

对内指的是,第一是有智慧和学识,第二能够舍己也就是去我执,第三能够舍心也就去私,第四有诚信,也就是诚实信用,这诚为五行之本,百行之源。第五能自律。

具有以上五德,才能称作君子。

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

有一句话叫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在网上的解读就是又学习又复习

这是一件高兴的事。这样的解释是不合理的。

我们要想把这句话很好的解读出来,第一要懂得周易,因为孔子是周易大家。

第二我们要明白,那个年代的文化背景,以及古人的用词特点,

刘恒为其注解:这里边说的学指的是我们获取知识,这个习它是修固,也就是日夜无替的意思。

那这日夜无替,它主践行,也就是修固反复,反复践行

也就是我们掌握了知识,要去实践这个知识,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知行合一,要运用的知识。

那么这里面说的不亦说乎,这个说可不是高兴的意思,这个乐它有三个字:

一个是乐器的乐,一个是说辞的说,一个是喜悦的悦。

其实这三个字在古时候它叫通义字,

这个乐从八卦的兑卦当中来,叫乾为天,兑为悦,乾兑。他的五行都属金,木代表万物之始,而金代表秋天,他代表万物所终,代表万物之规

在自然界它代表规律,而于人类社会代表法治。

于我个人则代表操守,于做事它就代表规矩和规则。

所以这里边我们说学习又能去践行,这是我们知道和行道的规矩。


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

我们在解读《论语·里仁》,当中有句话: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
网络上的解释为,君子就告诉他民族大义就行了,小人就给他钱。

刘恒根据易理角度为其注解:

从易理上分析大人和小人,大人指的是阳,小人指的是阴。

阳指的是无形的智慧,阴指的是我们后天有形身体。无形的智慧大于有形世界,所以阳为大,阴为小。这个大人和小人没有高低贵贱,褒贬之分。

在这句话当中,大人指的是上智之人,而小人指的是下愚之人。

上智之人小于义,这个义指的是大义,也就是人生格局和方向。

对于上智的人,这个喻指的是明示,你只要明示教导他人生正确的方向,

告诉他正确的人生认知就可以。

而对于小人指的是下智,下智指的是愚漏,也就是愚,知识不足。

漏指的是见识浅薄,对于下智之人,讲大道他是不接受的。

这时候叫喻以利。

这个利,就是五行里的西方金。东方木代表行,西方金代表规矩。

所以对于下智之人,我们只要给他制定规则和规矩,让他去遵守就可以了。

返回顶部